在現代人的眼裡,八月還是正炎熱的暑假,但以二十四節氣來說,八月已經是夏日的尾聲,即將進入秋季了。儘管氣溫仍然偏高,天氣卻將逐步變得乾燥,因此要特別注意身體各處缺水的秋燥現象。
依照中醫的五行說法,人體的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,分別對應到五行中的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;相對應的自然節氣則是春、夏、長夏、秋、冬;在五色的對應上則是青、紅、黃、白、黑,因此秋季應該多吃白色食物來潤燥養肺。
白色食物包括白木耳、蓮藕、高麗菜、甘蔗、水梨、山藥、白蘿蔔、洋蔥、薏仁、菇類、白花椰菜、牛奶……等,經常食用有益於呼吸系統,能在秋季幫助舒緩秋燥。
八月食補推薦:雞腿菇菇炊飯
八月節氣(一)立秋
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,代表酷暑漸漸遠去,秋天開始之意。立秋開始,早晚氣溫逐漸降低,人體代謝也會隨之變化,但依然會有一段炎熱天氣,被人們稱為「秋老虎」。在季節交替之際,晝夜溫差大容易著涼感冒,身體易感到燥熱,整個人變得沒有精神,也會影響腸胃健康。
中醫理論提到「秋冬養陰」,而秋天又屬燥,而辛辣類食物會發散、促進發汗,使乾燥加重,因此不宜過量飲食辛辣類食物,建議以清淡為主,也需要注意食物的多樣性。選擇新鮮水果和蔬菜,透過蔬果中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,增強人體免疫力,預防常見的秋季疾病。同時,可以適量食用一些水梨、蘋果、柿子等秋季水果,有助於清熱潤燥。尤其是脾胃較弱的人,可以多吃些水梨,有助於潤肺止咳。
除了順應季節食用當時盛產的食物之外,把握清熱、潤燥等關鍵也十分重要。像蜂蜜、桃膠、雪燕、桂圓、紅棗、百合、銀耳等都是潤燥的食材,更富含多種營養價值,蘿蔔、蓮藕、荸薺等,也是潤肺生津、養陰清燥的食物,皆也適合在立秋時節食用。
立秋食補推薦:雪燕銀耳蓮子湯
使用食材:桃膠、雪燕、銀耳、蓮子、紅棗
立秋節氣養生茶推薦:美聲紫蘇飲
使用食材:紫蘇、桑椹子、薄荷、甜菊
(照片提供:天一草本茗京萃)
雪燕是近年新興的滋補食品,主要是一種稱為雪燕樹的樹脂凝固而成,可以改善皮膚乾燥、乾咳、便秘等狀況,泡發之後呈現晶瑩剔透的半透明狀態,口感、味道都很像燕窩,所以也有平民燕窩的美稱。
白木耳是一種可食用的真菌,又被稱為銀耳、雪耳、白耳子,中醫學上認為白木耳可以滋陰潤肺、養胃生津,還有改善胃腸躁熱、便祕的作用,具有「菌中之冠」的美名,有豐富膳食纖維,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減肥聖品。
紫蘇又名赤蘇、蘇子,具有消痰、潤肺、止痛、解毒之作用,從營養學來看,紫蘇富有鐵質與膳食纖維,對人體可說是好處多多,而由紫蘇種子所提煉的紫蘇籽油,更具有高含量Omega-3不飽和脂肪酸,有益心血管健康。
桑椹富含礦物質鐵、鈣、磷、鉀及維他命C,有改善皮膚的好處,包括頭皮的血液供應營養肌膚,使皮膚白嫩、頭髮保持烏黑,並能延緩衰老。從中醫角度來看,桑椹還能養肝明目,緩解眼睛疲勞乾澀的症狀。
八月節氣(二)處暑
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,「處」有止的意思,指暑氣到此打住,這時才是真正的夏日尾聲。立秋之後理應感受到秋意,但在台灣,即使處暑時節的炎熱程度不減,因此有「秋老虎,毒如虎」、「處暑,會曝死老鼠」的形容,來表示這個時節的酷熱。
儘管暑熱卻尚未退盡,卻不宜整天吹空調,避免寒氣會入侵經絡和骨關節,出現頸肩腰腿痛,關節疼痛等症狀。平時要確保室內通風,白天只要室內溫度不高就少開空調,可開窗使空氣流動,辦公室族別忘了利用辦公間隙到室外散散步,呼吸新鮮空氣,避免身體缺氧導致秋乏。有乾咳及皮膚乾癢問題的人,則應避免熬夜,少吃辛辣及油炸燒烤食物,同時要多到戶外運動,適時適量補充溫水或蜂蜜水改善乾燥。
處暑養生以益腎養肝為主,可多吃白色食物潤燥養肺,如:白蘿蔔、白菜、高麗菜、白花椰菜、洋菇、白木耳、甘蔗,或中藥材的杏仁、山藥、茯苓、白芝麻、百合、白芍,適合一般體質者補身。
處暑食補推薦:清燉牛肉湯
使用食材:牛肋條、白蘿蔔、洋蔥
處暑節氣養生茶推薦:宏亮羅漢飲
使用食材:羅漢果、胖大海、甘草、薄荷
白蘿蔔含豐富的鉀、鈉、鈣、維生素C等營養,因為熱量低,升糖指數(GI值)低,糖尿病患也可以吃,還能幫助提升免疫力、降血糖、預防骨質疏鬆。其中包含的木質素,可以促進腸道蠕動,增加巨噬細胞的活力。
洋蔥可以抗發炎、抗癌,同時也是低熱量的辛香料好選擇,含有超過25種植化素和類黃酮素,是日常飲食中常食用食材中數一數二多的。生吃洋蔥是最能吃到營養的吃法,避免營養流失過多,在料理時以低溫、小火烹調即可。
羅漢果又稱為神仙果,最常被應用的,就是鎮咳袪痰。除了能鎮靜發炎,也具有滋潤喉嚨黏液的作用,能從根本抑制因細菌感染而乾燥、咳嗽的喉嚨。此外,羅漢果也可以提高身體免疫能力,增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。
胖大海又名膨大海,常用於肺熱聲啞,咽喉疼痛、咳嗽等症狀,大多是單獨泡來服用,也可以與桔梗、甘草同用,可以清肺化痰、利咽開音、潤腸通便,所以常常出現在台灣的KTV。